你今天emo了嗎 你今天emo了嗎? 回顧自己剛開始擔任社工的前五年時光,無論是面對家人、朋友或服務對象,很容易因為自己是「社工」的角色、自以為是的敏感度,以及一心想幫助對方將眼前的「困難」排除或解決的心態之下,在心情低落的對象面前,不自覺開始「積極」探求對方心情低落的「原因」,又或者急於給予「建議」,希望盡快找到協助對方解決問題的方法。然而,幾次下來發現,對方其實一點也沒有要採納我的建議,甚至對於我的建議開始感到壓力。直到有天,當心情低落的人換成是我自己的時候,尋找友人訴苦之際,當我被很快速剖析,突然被給予許多善意的建議時,我內在其實出現許多不舒服的情緒,例如:煩躁、不耐、生氣,甚至是想結束這場對話,這也促使我去思考,情緒背後真正的需求是什麼? 原來我只是想要有人傾聽我的低落原來我只是想要有人與我同仇敵愾原來我只是想要有人理解我的委屈與不安原來我只是想要有人理解我的感受 別擔心,我陪你! 經過這樣的經驗之後,面對朋友、家人及服務對象時,會先預備如何去接住對方當下的情緒,時常提醒自己不要太快進入「評估」的歷程,更重要是當我們在陪伴心情低落的朋友時,不要急著解決問題,擔任一名專心聆聽的聽眾,嘗試同理他的困難是當下更為重要的任務,「建議」與「方法」反而是事後經由循序漸進的方式協助對方所需要的協助,才是真正的幫助。 面對青少年處於心情低落時,社工可以使用什麼助人工作技巧來協助青少年?我個人實務經驗通常會透過觀察到明顯的情緒張力(憤怒、焦躁、不安等等)及異常行為(偷竊、打人、過去不太出現的行為)覺察到青少年可能面臨使他們心情感到低落的事件或情境,在雙方具有信任關係的條件下,我會嘗試適度地去關心青少年近期的心境,對於青少年異樣行為觀察的回饋,來表示想要關心的動機。 你最近還好嗎?我發現你最近似乎有些焦躁,是不是遇到甚麼讓你不開心的事情?你是否願意嘗試說說看?如果你現在不想說沒有關係,我可以等你準備好的時候再聽你說。 除此之外,引用陳金定(2007)《青少年發展與適應問題理論與實務》,透過提高青少年情緒覺察、情緒調適、情緒表達、情緒運用及後設情緒等能力,也能夠幫助青少年有效幫助情緒的調理。一、情緒覺察:覺察個人與他人的情緒二、情緒調適:控制情緒衝動、使用調整情緒的策略三、表達情緒:表達個人的情緒、回應他人的情緒四、情緒運用:轉移注意力、促進思考、正向激勵、反省成長五、後設情緒:個人掌握、控制、支配、監督及調適情緒的能力